行业资讯2021.08.02 00:00:00
成都设计咨询集团系统打造防涝治涝体系助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
(1)加快海绵城市建设。参编《成都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》、《成都市2020年度海绵城市建设评估》、《成都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》等规划方案,完善海绵城市全过程管控措施,助力推进市政工程、建筑与小区、河湖水系、道路广场等四类海绵城市改扩建项目206个、105.13平方公里,截至目前,已建海绵城市面积占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0.5%,连续5年在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评价中名列第一。《成都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》获202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。
(2)强化排水管网改造。编制《成都市中心城区排水(雨水)防涝综合规划》《成都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》,细化成都市雨水管渠、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、建成区现有排水管渠改造标准,并提出整改方案。按照30—50 年雨水重现期标准,提升中心城区46 座下穿隧道(下沉式道路)排水系统。完成两江环抱区域13.6平方公里范围内(由府河、南河、饮马河和西郊河围合而成)373条市政道路排水设施病害治理设计,目前正跟进配合施工任务,加快畅通区域排水系统。开展两江环抱截污管涵项目,设置线性调蓄管涵与雨水调蓄池,调蓄容积3万立方米,提升城市韧性防洪能力。
(3)开展易淹区排水系统整治。编制《成都市中心城区排水(雨水)防涝综合规划》,利用XPSWMM软件,系统分析区域雨管网能力,识别中心城区易淹区104个,构建精细化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,编制35个重点易淹区排涝整改方案。结合城市更新、道路改造、地铁建设等城建项目,加紧对重点易淹区实施改造升级,提高区域排水防涝能力。
(4)加强涝区河道水系治理。强化排涝水系的规划引导与控制,参编修订《成都市防洪规划(修编)》,完善“管收集、渠汇集、河排放”三级城市防涝体系,提升凤凰河、十陵河等河道排涝等级,严控规模和竖向高程。配合高新区东沟专项治理方案研究,解决天府二街—天府五街内涝问题。结合川陕路改造,开展川陕路排洪渠等排涝水系治理方案研究,结合成龙路改造,进行红庙子排洪渠等河道改造设计,解决片区内涝问题。